关注诺亚舟 诺亚舟相关链接

诺亚舟幼教:九九重阳节|爬山登高饮菊酒,吃了花糕多长寿

2025.10.29

  诺亚舟幼教:九九重阳节|爬山登高饮菊酒,吃了花糕多长寿

  九月九,重阳到。爬山登高饮菊酒,吃了花糕多长寿……

  道旁的落叶叠成浅黄的诗行,窗沿的桂香漫过半条街巷,当第一丛菊花在街角绽出金黄,我们便知道,九月初九的重阳节,正踩着秋日的步调悄悄走来。

  亲爱的小朋友,关于重阳节你都知道什么呢?它从哪里来?有哪些习俗?被赋予了什么内涵?我们一起来了解吧~

  九上加九,长久长寿

47d43045-c3ca-454d-bca1-9294ed08e737.png

  重阳节起源于天象崇拜,始于上古,普及于西汉。在三国时期,重阳节的名字第一次出现,并固定、流传下来。

  唐宋时期,重阳节的多项习俗糅合定型,并为各民族所接受,基本包括登高祈福、拜神祭祖、晒秋、赏菊、饮宴祈寿等。

  后来,重阳节又添加了敬老的内涵,从此登高赏秋和感恩敬老成为重阳节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。

  2006年5月,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  2012年,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》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。

  沉浸式体验重阳民俗

3ad105df-5e4d-47c2-bc47-eaf79af284f2.png

  0 1:登高望远

  古人登高,不仅是为了避开“灾祸”,还有“辞青”的寓意——和春日“踏青”呼应,用登高的方式和秋天好好相处。

  爸爸妈妈带孩子体验时,不用非要去远方的高山,小区的观景台、公园的小山坡,甚至家里的楼梯都能成为“登高场地”。

  爬楼梯时可以和孩子玩“数数台阶”游戏,到了高处一起找找“秋天的痕迹”:比如远处变黄的树叶、天上的白云,再告诉孩子我们和古人一样,在秋天里一步步向上,也在慢慢发现秋天的美,让孩子在互动中理解“步步高升”的美好祝愿。

  0 2:赏菊品茗

  菊花被称作“重阳花”,不仅因它在农历九月盛放,更因古人赋予它“坚韧、高洁”的品格——东晋诗人陶渊明“采菊东篱下”的诗句,让菊花成了秋日里的文化符号。

  爸爸妈妈带孩子赏菊时,可先从“观察”开始:选几盆不同形态的菊花,花瓣卷曲的“龙爪菊”、圆润饱满的“绣球菊”,让孩子轻轻摸一摸花瓣,有的花瓣像小勺子,有的像卷发;再闻一闻花香,这淡雅的芬芳一定能让孩子感到愉悦。

  菊花不仅可以观赏,还可以用来饮茶。古人常泡菊花茶、桂花茶,既应景又适合秋日润燥,一杯菊花茶,口舌生香,温润可口。

  0 3:尝重阳糕

  重阳糕又称“花糕”,大多用糯米粉、红枣、核桃等食材做成,松软香甜,不仅好吃,还藏着“步步高升”“吉祥如意”的寓意——“糕”与“高”谐音,吃糕就像把美好的祝愿“吃”进心里。

  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亲自动手做重阳糕:用模具把糯米团压成小方块,放上一颗葡萄干、红枣等喜欢的果仁,蒸好后就是专属的亲子美味。

  0 4:佩戴茱萸

  茱萸是一种可以入药的植物,具备杀虫消毒、祛湿驱寒的功效,所以人们会在重阳这一天将茱萸佩戴在手臂上、插在头发里或者装入香囊里带上身上,希望保佑自己身体健康,不受百虫侵害。

  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中就有“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”的句子,可见插茱萸和登高一样,都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。

  幼儿园里过重阳

13ef859a-f2ab-453e-b82a-d65f395c732b.png

  幼儿园里的重阳节可以怎么过呢?老师们可以带着孩子们做很多温暖的小事:

  画一幅“我和爷爷奶奶的一天”,用彩笔涂出和长辈散步、吃饭的场景;

  唱一首关于感恩的儿歌,“爷爷亲,奶奶好,我给他们捶捶腰”;

  尝试用黏土做“迷你重阳糕”,捏出圆圆的糕体,再用小豆子当“红枣”,装点一下,就完成啦!

  这些小小的行动,都是在帮孩子把“敬老”的种子种进心里,让传统文化不再遥远。


声明:本文转载自网络。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园所环境
合作办学
新闻资讯
加入我们